来聊一聊怀孕生娃当妈妈这件事吧
这有提升幸福感的一切
hello,看标题是不是被吓到了。对于关心我生活的朋友,我先说一下,第一,我没怀孕,第二,也没怀孕计划,在我可预见的未来。
我只是今天看了一本主题跟生育有关的书,叫《成为母亲》。
作者是英国作家蕾切尔·卡斯克。她毕业于牛津大学,写小说也写非虚构作品,嫁的老公也是搞艺术的,是位摄影师。难怪《成为母亲》这本书的副标题叫《一名知识女性的自白》,她的确称得上知识女性这四个字。但她不会把诗和远方挂在嘴边,也并不像有的中产者,喜欢对外展示美满生活。
她会告诉你,成年人的生活里那些琐碎、沉重、痛苦以及无意义。她不会像很多人那样,把真相遮掩起来,为了面子、为了虚荣心。
她不避讳跟你谈,那些被社会定义为“不该公开说的事”。她干过一件事,我觉得挺酷的——她以自己离婚的经历,写了一本名为《余波》(Aftermath)的非虚构书。她这是真的做到了把心碎作为创作动力。她给我的感觉是,她体内有一股强烈的探索、直面并记录生活真相的欲望。我喜欢这样的人。
她所写的《成为母亲》,也体现了她一贯的风格。
翻开第一页,你就会看到这样一段引言👆
是不是挺狠的。如果你看这段就觉得,不舒服和被冒犯。那我建议你不要看这本书,它不适合你。
蕾切尔·卡斯克说她写这本书是试图回答一个重要问题:“女人转变为母亲意味着什么。”
她既是是母亲,是这本书的书写对象,又是书写者本人。
你会发现,她在经历这一切的同时,依然能够把自己抽离出来,保持一种类似“置身事外”的思考。
她有些行文,有黑色幽默的味道,很像单口喜剧里的段子。比如这段:
“孕期持续两百六十六天,四十周,九个月,或三个学期——取决于计数方法。医学界按周计。对公众来说,别人的孕期和日常生活没什么两样,所以他们按月份计。我不知道谁会按学期计,老师们也许会这么做,或是生第五个孩子的女性。只有那些饱受痛苦、含冤入狱,以及心碎之人才会按天计数。
我焦躁地从一种计数法换到另一种计数法,不过我的怀孕故事最好还是按学期来详述。
第一学期以呕吐和疲惫为特色,第二学期则是大肚子和幸福感,在第三学期,你也许会有如下体验:脸变浮肿、腕关节和膝盖肿胀、血管静脉曲张、痔疮、长期胃灼热、便秘、手脚不便、健忘、疲乏、惧怕生孩子、渴望孕期结束。”
我作为一个没有孩子的人,有时会想,那些有孩子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。书中,有一段,就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“他很想知道没有孩子的人能否认识到对于有孩子的人而言,周末到底是什么样子。事实是,他们没有周末。
对于为人父母者而言,外界所谓的‘周末’实际上意味着去第九层地狱来一场往返旅行。周末就是孩子不去上学的时候。周末就是帮忙看孩子的人以及保姆放假的时候。
某个周六早上的6点或7点钟,你被爬上你的床的人吵醒。他们在你耳旁哭闹或大喊大叫。他们踢你的肚子,踢你的脸。很快你便忙于对付屎——实在是无词可换——屎、尿和呕吐,忙着冰冻母乳。休想给你妻子一个拥抱。你得起床去对付屎。楼下的厨房,玉米片撒了一地,孩子流着泪,电视嗡嗡响,如同暴风雨一样肆虐。耳边的叫声还没停。”
简直过于真实了😂。
这本书触动我的地方,其实不在于她所写的那些生育过程的疼痛辛苦。那些我通过之前阅读别的资料,就已经知道了。我虽然未婚无孩,但我一直在思考和关注婚育问题。我看过不少相关的书和纪录片,也会和那些有孩子的朋友们交流过。
因为我无法忍受,一件事情,我要做的理由仅仅是大多数人都在做。我的一个人生态度是:理所当然地质疑大众觉得理所当然的事。二生育又是一件对人生影响很大的事,当然更需要思考了。
它触动我的,首先是,让我看到,一个自我意识强烈的人,在育儿这件事上会有的挣扎。在回顾初为人母的经历时,她敢于坦白说,“事实上,我难以忍受。我对这世界充满无止境的欲望,凡事我都感兴趣,我渴望做回当母亲前的那个自己,那个回不去的自己;我渴望获得自由,生孩子前我也许有过却没有珍惜的自由。于我而言,母性是一座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围城,我总在谋划从里面逃出来。”
我的一位已经做了妈妈的朋友,跟我说,她看到这段时,觉得被蕾切尔的坦白给抚慰了。她原来会为自己有类似的想法感到自责。而蕾切尔的文字,让她意识到,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。
书中有一个探讨爱的局限性的细节,让我印象很深:
她写,她试图让哭闹的女儿入睡,好几个小时过去了,都没有成功。她因此忍不住大叫起来。她写道“我之所以大叫,不是因为我觉得她也许会听我的话,而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特别想把她扔到窗外。她异常惊恐地看着我。”事后,她很自责,甚至为此向别人忏悔。
她也发现自己无法忍受看到遗弃和虐童的信息。她很容易为这种负面新闻而哭泣。有一天,她看到一位白人女性对难民态度很差,她觉得对方很残忍,于是故意当着那位女士的面,给了难民钱。但后来她自己也被那位难民纠缠,这次她就在困惑茫然中走开了。
她反思说,做母亲并没有真的让她更能爱人了,只是让她更清楚看到了自己爱的能力的有限性,并害怕这种有限性,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去爱。
书中,另一个戳到我的细节,是她讲到,女儿渐渐长大,独立性越来越高,其实是越来越不需要她了,但是她还是需要女儿对她的依赖。
她打了一个比方,大意是说,做母亲就像是参加接力赛,之前是选手,一直在跑。突然就不需要你了,“前一分钟还匆匆忙忙,后一分钟则气喘吁吁地做起了观众。”但你可能并没有做好,从参赛者到观众的心态转变。
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,也能更理解他们想要参与我生活的渴望。
整体来说,我觉得这本书适合那些会主动思考生育这个行为的正当性、必要性的人,适合那些想了解生育对女性生理、心理影响的人。这不是一本让你学习育儿知识的书。这本书写作的重点不在于“孩子”,而在于“母亲”。
我在阅读过程中,有时会为她极度的诚实感到担心,我会想:”她知不知道,她这么写,虽然是真话,但很容易被人骂吧。”
比如她写,“自己常常觉得,人们若知道有孩子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,他们就不会要孩子了;我想知道,作为一种性别(此处指女性),我们体内是否存在某种进化论似的停止机制,去遏制我们表达的力量以及我们描绘这一话题的真相的能力。”
看到译者写的后记时,我发现,果然有人指责她,说她不是个好妈妈。
我觉得可能有些人不习惯这一真相:母亲也会抱怨,也会疲倦,也会在某个时刻,想要回到当妈妈之前的时光。
这和她们爱自己的孩子,愿意为了孩子吃苦受累,放弃大把个人时间,牺牲自由,并不矛盾。
母亲也是人啊,母爱也不是万能的。
当一个社会,把母亲塑造成无坚不摧的英雄形象时,这意味着,很多达不到这一标准的妈妈,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怀疑里,她们会觉得自己有问题,不够好,她们会自责,会抑郁。
而我们需要做的是,让母亲走下神坛,让更多人理解,做母亲这件事背后的付出。
让妈妈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,并在表达之后,得到足够的支持。而不是轻飘飘的一句“你是当妈的,你就应该做”,甚至是斥责“你是不是太作了?别人都没事,怎么就你抑郁了。”
最后,轻松一下,给大家送上我新写的一个跟生育有关的段子:
我一直觉得上帝给人类的这个生育设置不合理。为什么生孩子这件事不能撤回。很多别的事情,都可以撤回的。比如发微信,三分钟之内可以撤回。谈恋爱不开心,你可以分手。工作不喜欢,可以辞职。
但是孩子,你生出来,不想要,你没法退回去的。
当我观察了身边的一些小朋友之后,我开始理解了这个设定,虽然我依然不喜欢这个设定。那就是,如果真的可以撤回,应该没有多少小朋友可以活过两岁,而不被退回去。
我记得看过的一个新闻是说:国外有个州制定了一个条例,大意是说,如果你不想要你的孩子,你可以开车把ta送到政府指定的遗弃点。出台这个条例的原因是,为了让那些不受父母欢迎、无法得到好的照顾的孩子,能被政府及时收养。
但是这条规定,很快被废止了。因为被送到的遗弃点的孩子太多了。不仅是本州的父母送,其他州的父母知道之后,也跑来送。
而且,本来政府考虑的是,收养那些刚出生的小baby。但工作人员发现,有个妈妈开了个长途车,把已经十六岁的儿子送过去了。
我都可以想象那个妈妈的心情,“儿子,我不想再熬到你十八岁成年了,我现在要把你送过去。我要提前两年出狱。”
今日彩蛋
最后,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,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,生娃之后,你才知道的事。如果你还没有生育,欢迎和我分享,对你生育观有影响的书籍、电影等。我会选10位,每人送一本《成为母亲》。
- END -
edited by Lucia
商务合作 请联系邮箱
yakicreator@foxmail.com
或 微信:wuweiquai